北京冬奧會的籌辦讓一些人開啟了人生“蝶變”,他們從35萬“延慶鄉(xiāng)親”中脫穎而出。如今,距離北京冬奧會舉辦只有40多天的時間,他們對這場改變他們命運的賽事有哪些期待呢?
王詩存:制冰大師曾經(jīng)圍著廚房轉(zhuǎn)
制冰,是冬奧會場館技術實力的綜合展現(xiàn)。今年10月,“相約北京”速度滑冰中國公開賽在國家速滑館“冰絲帶”精彩上演,高質(zhì)量的冰面贏得國內(nèi)外選手一致好評。制作這塊1.2萬平方米亞洲最大全冰面的,是卓越的中外制冰師團隊。今年41歲的王詩存就是團隊成員之一。
王詩存是延慶區(qū)四海鎮(zhèn)人,成為制冰師,這在幾年前他想都不敢想。本來廚房是他的天地,“我開了一家主食坊,雖然是自己當‘老板’,但收入不穩(wěn)定,賺點辛苦錢。每天上班就是蒸饅頭?!彼ΨQ。
冬奧會的籌辦,為他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。2019年,王詩存偶然看到延慶區(qū)開展“十萬人次大培訓”的消息:面向全體延慶居民,培養(yǎng)制冰師、滑雪教練等,不收任何費用,學好了還能推薦工作。王詩存跟媳婦一商量,把店關了,到延慶區(qū)人力社保局報了名。
“培訓就和上學一樣,剛開始上課,心里沒底,也不知道能不能學到本事。學了一段時間我發(fā)現(xiàn),老師們很專業(yè),培訓很扎實,理論加實踐。我最感興趣的是制冰、澆冰,老師經(jīng)常帶著上冰場實地學習體驗?!卑肽旰?,王詩存全面學習了制冰理論和設施設備的維護保養(yǎng),并順利完成了結(jié)業(yè)考試。后來,他成功應聘到制冰企業(yè)。今年9月,由于技術過硬,他被派到了國家速滑館,成為“冰絲帶”里的一名制冰師。
今年10月,“相約北京”速度滑冰中國公開賽在“冰絲帶”舉行。在比賽中,作為制冰師的王詩存和同事們需要在場邊隨時待命,在休息間隙上冰掃冰,保證每次比賽冰面都光潔如新。開動掃冰車、操作工作面板,前方冰刃將多余的雪沫刮走,后方出水口不斷灑水、修補冰面。
王詩存說,“冰車修冰考驗的是制冰師的手藝,講究刀頭的深度和出水量,冰的厚度需要均勻控制在2.5厘米左右,冰面溫差控制在0.5攝氏度以內(nèi),需要熟練的理論、長期的實踐,還要膽大心細?!?
在“冰絲帶”的制冰實踐讓王詩存接觸到了國際頂尖水準的制冰作業(yè),這讓他在大開眼界的同時也有些“本領恐慌”。
“前段時間我報名學習了冬奧場館綠色可持續(xù)運營高級研修班,不斷提升自我。這場即將到來的盛會給我的人生帶來了巨變,我也將不斷追求卓越,為它貢獻力量?!蓖踉姶嬲f。
本文轉(zhuǎn)自《中國日報》